來源:教育部
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,、國務院印發(fā)的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 改革總體方案》,近日,,教育部印發(fā)《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 核評估實施方案(2021— 2025年)》 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對“十 四五"新發(fā)展階段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作出整體 部署和制度安排,。這是繼2014—2018年審核評估總體完成后,教育部在教育強國戰(zhàn)略背景下啟動實施的新一輪審核評估,,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,、進一步推進教育督導改革推出的硬招實招。
《方案》強調以立德樹人為統領,,堅持黨的全面領導,,把牢社會 主義辦學方向,把立德樹人融入評估全過程,。強化立德樹人基礎,、指 標和制度建設,增設教師,、學生出現思想政治,、道德品質等負面問題 能否及時發(fā)現和妥當處置情況,教材選用工作出現負面問題的處理情 況等“負面清單”,加強學校辦學方向,、育人過程,、學生發(fā)展等方面 的審核,引導高校構建“三全育人”格局,, “五育并舉”培養(yǎng)擔當民
族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,真正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。
《方案》明確以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為主線,,落實“以本為本” “四個回歸”,破除“五唯”頑瘴痼疾。強化學生中心,、產出導向,、 持續(xù)改進,以評估理念引領改革,、以評估舉措落實改革,、以評估標準
檢驗改革,注重系統性,、整體性,、前瞻性、協同性綜合改革,,推動高校在體制機制改革,、課程體系改革、教學方法改革等重點領域取得改革新進展,,實現改革新突破,,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。
《方案》主動適應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多樣化發(fā)展需求,,依據不 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辦學定位,、培養(yǎng)目標,、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保障 體系建設情況,提出以評估分類引導科學定位,。采取柔性分類方法,, 提供導向鮮明的兩類四種“評估套餐”由高校自主選擇,引導一批高 校定位于世界一流,,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必備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 障能力,,示范引領全國;推動一批高校以學術型人才培養(yǎng)為主要方向,, 注重科研反哺教學,、服務國家和地方戰(zhàn)略;促進一批高校以應用型人
才培養(yǎng)為主,,服務區(qū)域經濟社會發(fā)展,,彰顯地方特色。
《方案》要求以評估方法手段創(chuàng)新實現減負增效,,綜合運用互聯 網,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,,深度挖掘常態(tài)監(jiān)測數據 資源,,采取線上與入校結合、定性與定量結合,、明察與暗訪結合等方 式,,做全做深線上評估,做準做實入校評估,。在專家線上集體會診基 礎上,,針對“問題清單”重點考察,減少入校評估人數,、天數,、環(huán)節(jié), 對通過教育部認證(評估)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(yè)(課程)免于評估考察,,當好“醫(yī)生”和“教練”,切實改進結果評價,,強化過程評價,探索增值評價,,健全綜合評價,。
《方案》突出以評估結果運用落實“強硬度”“長牙齒”,綜合 運用評估、督導,、通報,、掛鉤和問責等舉措,切實推進教育管理和教 育治理效能提升。把上輪評估整改情況作為申請受理門檻條件,,增設
問題清單,,建立“回頭看”督導復查機制,對突破辦學規(guī)范和辦學條件底線的高校,,采取約談負責人,、減少招生計劃等問責措施,倒逼高 校壓實質量建設主體責任,、持續(xù)提升質量保障能力,。征集本科教育教
學示范案例,引領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,,提高高校人才培養(yǎng)能力,。
新一輪審核評估對象為經國家正式批準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 校,其中,,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應先參加合格評估獲得“通過”結論5 年后方可參加,。教育部將根據新一輪審核評估對象的數量、結構及分 布,,統籌制定配套政策和總體規(guī)劃,,選取不同類型高校開展評估試點后逐步推開,為“十四五”高質量完成審核評估奠定基礎,。